考勤機分為哪幾類?卡片式到智能型,考勤機一代更比一代強,考勤機分兩大類:

第一類是簡單打印類,打卡時,原始記錄數據通過考勤機直接打印在卡片上,卡片上的記錄時間即為原始的考勤信息,對初次使用者無需做任何事先的培訓即可立即使用;第二類是存儲類,打卡時,原始記錄數據直接存儲在考勤機內,然后通過計算機采集匯總,再通過軟件處理,最后形成所需的考勤信息或查詢或打印,其考勤信息靈活豐富,對初次使用者需做一些事先培訓才能逐漸掌握其全部使用功能。


第一代是插卡式考勤機,70年代,逐漸代替了手工記錄考勤,他是在一個金屬制成的卡片上有規律的打上孔,然后用感光元件和光投影區別人的編號,8086處理器或者80286處理器。但金屬片容易變形,造成了識別的誤差.再加上分辨率的限制,這種考勤機在動輒幾千人的煤礦中沒有普遍推廣。


第二代是條形碼考勤機,在礦燈的光柱中利用光學原理投影出一個條形碼的像,工人下井前用礦燈照射一下專門的考勤探頭就可以考勤。這種方式方便快捷,我國最早下井用的就是這樣的考勤機。但是礦燈畢竟是一種經常工作在惡劣環境中的器械,所以維修頻繁,投影的走樣是捆擾大家的一個難題.。


第三代是磁卡型考勤機,是最為普遍的考勤機,像煤礦工人下井刷卡上井刷卡已經成了大家的習慣


第四代是生物身份識考勤機,是利用人的生物特征來識別的,這種考勤機只要人的一個手指、手撐、人臉放在放在或面向讀頭就可以識別了非常方便而且可以防止代打卡現象,提高管理制度


第五代是攝像考勤機、拍照考勤機,有效解決了生物識別對環境和使用人群的限制,智能卡管理和人工管理相結合,可有效適應于工廠、工礦企業等環境。是現如今使用最多的種類。


第六代智能云考勤機,與微信等移動互聯網應用無縫連接,可以通過手機等移動端設備進行考勤管理,考勤打卡、考勤記錄查詢、考勤統計報告以及通過考勤機進行請假、加班等相關操作。


卡片式到智能型,進入市場近10年,未見主導品牌,零售價位從普通接觸IC卡類型的1-2千元到高頻非接觸IC卡類型的2000-10000元。主要優點是IC卡內可反復存儲信息,適合考勤打卡、電子鑰匙、扣款消費等一卡多用。尤其是非接觸IC卡考勤機,同類型卡片在公共交通、大學校園等公眾場合迅速推廣一卡通應用后,其價位已從70-80元大幅度下降到可接收的20元之內,加之非接觸、全密封、不易磨損、響應快、打卡頭可在戶外安裝和使用,已成為深受市場歡迎的主流系列考勤機。接觸卡考勤機缺點是卡和卡頭觸點易磨損,插卡頭不適合戶外安裝和使用。非接觸卡考勤機缺點是若遇到金屬物安裝環境,需安裝配套的電磁屏蔽墊,會增加額外的安裝成本。


考勤機一代更比一代強,從開始的卡片式考勤到現在的智能考勤機,通過時代的發展,考勤機還能做成什么樣子呢?




您可以返回【考勤系統】首頁或進入【資訊中心】閱讀更多資訊